Issued On : 2023-05-17 15:49
巩维汉(1903—1983),字敬一,本县西曹庄人,地主家庭出身。他以绅士、传教士和医生的特殊身份为掩护,暗联中共,奔走救国,一生为抗日做出巨大贡献。
1. 执教行医,报国救民。1925年考入燕京大学,1930年毕业。大学毕业后,与南京金陵大学毕业生孙玉琢女士相识,二人志同道合,结成伉俪。1931年同去蓟县开办制革厂。1933年5月,日军大举进攻,冀东大部地区相继沦陷,巩维汉开办的制革厂倒闭。夫妻二人被迫去山西大同教书。1936年底回三河,一同到马坊镇县立小学任教,巩维汉任校长,直到1941年秋。巩维汉喜爱医学。他一面教书,一面和弟弟巩维文开了一个诊疗所,利用业余时间为乡亲治病,深得人们的信赖和尊敬。
2.暗结中共,投身抗日。巩维汉回乡不久,三河地区早期的革命者刘向道即同他取得联系。在刘的影响下,巩维汉投身抗日。1938年,冀东抗日暴动队伍揭竿而起,巩维汉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积极协助刘向道把平三蓟密顺5县抗日队伍组织一起,成立了5县抗日联合总队。后因暴动受挫,联合总队遣散。对此,巩维汉深感遗憾。当西撤的抗日暴动队伍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回师冀东,开展敌后游击战时,巩维汉又利用其家庭信仰耶稣、父亲是教会牧师的身份,以传教为名,日夜奔波于蓟县、三河一带村庄,联系几十名暴动中失散的人员,由刘向道组建成游击队。
3.登门商会,筹粮筹款。 1940年,刘向道(峪口人)任蓟宝三联合县第三区区长后,巩维汉同刘的来往愈加密切,对敌斗争也更加积极坚定。他利用自己的绅士身份和诊所职业,为抗日政府征粮款,购物资。当年秋,三河城关、马坊两镇的征收工作遇到困难,刘向道请巩维汉出面动员。他遂于某日夜间同区干部李友梅(又名穆羽)进入三河县城,找到城关镇伪商会会长。当李友梅代表抗日政府向会长说明来意后,巩即慷慨陈词,伸明大义,宣传抗日道理,使得会长当年就在县城内征收现款4000多元交给抗日政府。以后每年按规定数目如期交纳。与此同时,马坊镇会长,也由巩维汉出面争取,按期向抗日政府交款纳粮。
4.购集药品,暗送盘山。1941年夏季,盘山主力部队指战员多患眼病,药物缺乏,眼角溃烂。刘向道将这一情况告之巩维汉,要其在短时间内设法搞到药品。当时敌人控药极严,要在短期搞到多瓶眼药,很不容易。他奔走数日,通过各种关系,从北京购买了几百瓶眼药水转到盘山,得治眼疾,恢复了部队战斗力。
5.被捕受刑,断臂不屈。1941年秋,巩维汉受刘向道委托,买了一台油印机秘藏诊所。一个集日,他把油印机装进麻袋,以“赶集”作掩护,亲自送交抗日政府,不料,叛徒发觉,向敌告密,巩维汉被捕。
敌人按政治犯把巩囚禁在张各庄镇日伪据点,由伪军队长、汉奸姜子槐亲自提审。敌人面前,巩维汉镇定自若,坚守秘密。灌凉水、压扛子,施以种种酷刑,一支胳膊被打断。敌人见酷刑之下仍不招供,便派人把他的妻子孙玉琢带到据点,对夫劝降,说出真情,以保全性命,并许以高官厚禄。夫妇囚室会面,相互勉励,斗志愈坚。共同表示,就是献出生命,也绝不丧失气节,出卖同志。各种阴谋诡计失败后,继续囚禁。后经抗日政府设法让马坊伪商会会长出面,巩家花100多石玉米才将他们夫妇营救出来。敌人为限制巩维汉的活动,释放之时将其一辆自行车没收,并写了一个“行为不检”的鉴定,迫使他辞去马坊镇小学校长的职务。但他同弟弟巩维文继续以开诊所作掩护,为抗日队伍购买医疗器材和药品。
6.拒医日兵,子弹穿身。1945年夏,马坊据点1日兵被击伤,几个汉奸要巩维汉去疗伤,巩托辞回绝。汉奸恼羞成怒,朝他开了一枪,子弹穿透大腿与臀部。养伤期间,他仍念念不忘抗日工作。去北平就医时,嘱咐弟弟巩维文继续为抗日做贡献。当年8月,巩维汉伤愈后逢日本天皇发布止战诏书,宣告投降。他无限欢欣,随后定居北平,直至1983年病故。
Copyright © 2021 The content and copyright of the website are owned by Sanhe Museum of Hebei Province. The content involved in the website is for learning reference only and is prohibited for commercial and other means.
Address: Block A, Sanhe Cultural Center, Langfang CityJ ICP B No. 2022006614-1Friendship link
Browsing advice: Firefox Google 360 Browser best resolution (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