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行宫遗址
Issued On : 2023-05-17 14:40
据记载,燕郊行宫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80亩,仿故宫格局。建有三大殿和偏殿99.5间。朱红色大门镶嵌铜钉81颗。宫门两侧各有深25米、直径1.5米水井1眼,称“龙眼”。门外左右各建一座朝房,宫墙四角建有4座更房,西北角有五层晀望楼,宫外东侧有御膳房。宫内外共建有359间。均为汉白玉、蓝砖、琉璃瓦,富丽堂皇,雄伟壮观。为清帝、后东巡和拜谒东陵后歇驾第一站。乾隆帝曾驻跸此宫,作诗若干首。平时看守的有千总1员,委署千总1员,兵7名。辛亥革命后,行宫逐渐破落,1929年拆毁。只留存两口“龙眼”井。
据记载,从皇太极率领八旗子弟入关后,三百余年,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帝及后、嫔妃拜谒先祖陵墓,燕郊是御路必经之路,去往遵化清东陵拜谒。
燕郊行宫历经200余年的沧桑岁月,在辛亥革命后,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也随之败落。1929年行宫被拆,守宫官兵解甲归田,原地务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