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崇正义学碑
燕郊崇正义学碑
基本信息
此碑为清光绪七年(1881年)创建燕郊崇正义学所立记事碑。原立于燕郊九圣庙内崇正义学里,后立于燕郊小学菜园水井旁用以固定提水设施(两道铁器磨损深痕,造成部分文字丢失)。几经迁徙,被燕郊开发区收集于行宫宾馆碑林。2015 年移放于三河文化广场。 碑为汉白玉石质,方首。碑阳楷刻“崇正义学记”,记述了清代燕郊人李棫亭创建义学的经过。碑阴无文字。义学也称“义塾”,招生对象多为贫寒子弟,免费上学。 光绪七年(1881 年),绿(lù)营千总(正六品武官)燕郊镇人李棫亭创办义学一处,名“崇正义学”,取“尊正驱邪”之意。地址在燕郊老街西北。当地原有朝阳观(又称后道观),后扩建为九圣庙。义学建在九圣庙内。崇正义学于民国初扩建为燕郊小学。从残缺不全的文字上看,当时附近戏台房塌久废,虽已备料准备重修,但邻舍不太理解,所以进展迟缓。朝廷官员宝廷即本碑撰文人路过,支持李棫亭利用这些物料在九圣庙内兴建义学的想法,遂有义学诞生。燕郊崇正义学碑记载了李棫亭的兴教思想和创办义学的前后过程。 此碑立于清光绪七年(1881 年)仲冬(农历 11 月)撰文人是清光绪年间赐进士出身、礼部左侍郎、翰林院编修加三级宗室宝廷 (1840-1890年 ),爱新觉罗氏,初名宝贤,字少溪,号竹坡,后名宝廷,字仲献,号难斋;晚年自号偶斋。书丹人(即用红笔书写于石的人) 为候选知县前直隶赤城县教谕兼袭云骑尉大兴张林。
藏品简介
通高190cm,宽88 cm,厚1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