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此碑为中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重修南门外永济桥时所立。原立于该桥北侧,现立于三河市文化中心广场内展示。碑为青石质,方首圆角。碑阳,线刻菊花、石榴花叶纹,额题 “永垂不朽”,楷书。边框饰草叶纹。碑阴,额题 “万古流芳”。正面碑文刻述了重修永济桥的原由及经过。背面碑文为发起人单。此碑由洪文修(城内西街人)撰文、祁密(城内东街人)书丹。清乾隆二十五年《三河县志》载,明正德十年(1515年),提督东厂御马监太监、三河县刘戬二社张锐与其兄后军都督张明共同出巨资建造三孔拱形石桥,取名永济桥。清乾隆庚寅年(1770年)、道光三十年(1850 年)曾重修。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再修,此碑文即记载了重修时的经过。1976年4月,因整修三皇路(三河城至皇庄镇),将该石桥拆除并加宽重建,改成九孔拱形水泥石桥。2003 年,为加大承载标准,又将此桥拆建为桩柱式混凝土钢筋桥。2014年5月至9月,该桥再次整修,现更名为新华桥。
藏品简介
通高176cm,宽65cm,厚20cm。